纪录片《我们的国家公园》以细腻的镜头语言与深刻的生态视角,为观众展开了一幅跨越山河、纵贯四季的自然画卷,全方位展现了我国国家公园的独特魅力与生态价值。

在生物多样性的呈现上,纪录片团队历经四季拍摄,足迹遍布我国不同经纬度的土地。从林海雪原覆盖的东北,到热浪翻滚的海南,从广袤无垠的平原,到深邃险峻的高山峡谷,每一处国家公园的独特风貌都被精心捕捉。镜头下,不仅有各国家公园的旗舰物种鲜活亮相 —— 憨态可掬的大熊猫在竹林间悠然漫步,灵动的海南长臂猿在雨林树冠间穿梭,矫健的海南坡鹿在草原上奔跑,威猛的东北虎豹在林间潜行,这些珍稀动物的日常画面,让观众得以近距离感受它们的生命力。同时,纪录片还记录下了新近发现的新物种,如褐盖辣牛肝菌,以及众多珍稀野生动植物,像有着 “植物活化石” 之称的珙桐,花朵绽放时宛如白鸽展翅,还有行踪神秘的鸟类林沙锥,这些珍贵影像填补了不少生态记录的空白,也让观众看到了我国丰富的生物资源。
更值得关注的是,纪录片以生态系统的视角,揭开了国家公园背后动人的生命密码。它围绕各国家公园的旗舰物种展开叙事,深入挖掘这些物种所发挥的伞护作用,进而讲述了不同物种之间紧密相连的关系。纪录片清晰地传递出一个理念:自然界并非孤立个体的简单集合,而是一个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的整体,如同一张巨大的 “生命之网”。通过镜头,观众能看到生态链中各物种间奇妙的依存与互动 —— 植物为昆虫提供食物,昆虫为鸟类传递花粉,鸟类的粪便又为植物生长提供养分,一环扣一环,缺一不可。《我们的国家公园》正是通过这样的呈现,让观众深刻理解到保护一个物种,实则是在保护整个生态系统的平衡。
此外,纪录片还真实记录了国家公园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温暖故事,凸显了国家公园 “全民共享” 的属性。在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海南师范大学曾念开团队致力于野生菌种的驯化研究,经过不懈努力,成功让原本生长在深山的食用菌走进了千家万户,既保护了野生菌资源,又为人们的餐桌增添了美味,实现了生态保护与民生改善的双赢。而在东北虎豹国家公园,村民林伟与南迁大雁的故事更是令人动容。每年秋收季节,林伟都会特意留下部分稻子,分享给前来越冬的大雁,而大雁排泄的粪便则成为了稻田天然的肥料,滋养着土地。这样的故事在纪录片中还有很多,它们生动诠释了人类与自然之间相互馈赠、和谐共处的美好关系,也让观众看到了国家公园在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

《我们的国家公园》不仅是一部记录自然的影像作品,更是一次对生态保护理念的深度传播。它让观众领略到我国国家公园的生态之美,也唤起了人们对自然的敬畏与保护意识,为推动生态文明建设注入了温暖而坚定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