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巴巴娱乐

为了避开酗酒归家的父亲,那个狭小黑暗的空间曾是她的避难所。

2025-11-07
“直到现在听见摩托车引擎不顺的声音,我还是会下意识绷紧神经。” 舒淇指尖划过咖啡杯沿,语气平静得像在说别人的故事。这种刻进骨子里的恐惧,源于童年无数个躲进衣柜的午后 —— 为了避开酗酒归家的父亲,那个狭小黑暗的空间曾是她的避难所。
2025 年,她带着自传性电影《女孩》站在釜山电影节领奖台上,镜头里的林小丽,藏着太多林立慧(舒淇本名)的影子。80 年代台湾的雾蒙蒙天空下,小丽在父母的争吵声中长大,母亲 18 岁便为人母,把生活的委屈化作掌掴与责骂,就像舒淇记忆里 “钱包少钱就被体罚” 的童年。“我妈总说我丑,可她自己也没学会怎么当妈妈。” 她苦笑,母亲那句 “结婚来干嘛” 的反问,多年后才让她读懂老一辈女性的婚姻困境。
侯孝贤的一句 “写自己的故事”,让她花十年打磨剧本。在米兰酒店闭关 13 天的日子里,那些被压抑的碎片汹涌而来:厨房的洗澡间、全班面前的耳光、车祸住院时母亲的责骂……“小时候觉得自己是爸妈的‘沙包’,发泄完就丢在一边。” 但在监视器里看见女演员演完家务后塌陷的肩膀,她突然哭了 —— 那是 18 岁就被困在家庭里的母亲,“她不是不爱,是没力气温柔”。
和解从不是瞬间的顿悟。当年劝母亲离婚被拒时的怨怼,在拍摄中渐渐化作共情。她在基隆菜市场意外撞见《千禧曼波》的曼波桥,25 年前 Vicky 的回眸与如今小丽的逃离在此重叠,仿佛完成了与过去的对话。如今她会督促母亲看中医,母亲生病也会第一时间察觉,只是仍说不出 “我爱你”。“亲密是从小养成的习惯,错过就补不回来了。”
电影里飘向天空的红气球,是她对所有女孩的寄语。那些躲在衣柜里的恐惧、被打骂的委屈,终究成了成长的养分。“我没有当过真正的女孩,却在 49 岁这年,和那个躲起来的小女孩和解了。” 舒淇望向窗外,笑容里藏着岁月的温柔。

最新文章

从温峥嵘被仿冒说起​

娱乐

 

阅读12089

王家卫的影像诗学

娱乐

 

阅读18605

数据见证的流量魔法​

明星

 

阅读10024

为了避开酗酒归家的父亲,那个狭小黑暗的空间曾是她的避难所。

影视

 

阅读12397

潜规则远不止陪玩陪睡​

娱乐

 

阅读16842

冀ICP备2001503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