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巴巴娱乐

郑智化退意背后的无障碍之问​

2025-10-27
“冷眼看着我连滚带爬进飞机”,10 月 25 日歌手郑智化的一条微博,让深圳机场的 25 公分登机落差成为舆论焦点。这位因小儿麻痹症终身与轮椅相伴的音乐人,用激烈措辞控诉着无障碍服务的缺失,而后续发酵的连环吐槽与 “退圈” 言论,更将公众对特殊旅客保障的讨论推向高潮。
事件始于一次远机位登机。因航班高峰近机位饱和,郑智化乘坐的航班被安排远机位停靠,登机车与机舱门 25 公分的高度差成为无法逾越的障碍。他在文中直指司机拒绝调整设备,冷眼旁观其困境,怒斥这种行为 “没人性”。这番控诉迅速引发共鸣,网友纷纷向深圳机场施压,要求改善特殊旅客服务。
然而反转在当晚出现。深圳机场紧急致歉并公布监控视频,画面显示两名工作人员全程搀扶郑智化拄拐登机,并无 “连滚带爬” 的场景。机场同时解释,20 公分左右的间距是防止设备刮碰的安全规范,并非刻意刁难。次日郑智化虽接受道歉,却将矛头转向司机个人,称其 “行径恶劣”,这一表态让部分网友开始质疑其表述的准确性。
风波未平,郑智化 26 日的长文再掀波澜。他列举多地机场 “刁难” 经历:南京机场安检追问金属鞋由来,新疆机场要求托运拐杖,上海机场查金属支架耗时半小时险些误机。“这些恶意让我想退圈了”,这位常年在内地跑商演的歌手坦言,反复遭遇的不便已消磨掉对舞台的热爱。
这番 “地图炮” 式吐槽引发舆论分裂。支持者直言 “无障碍设施不是摆设”,认为事件暴露了服务短板,呼吁推动系统优化;反对者则反驳,严格安检源于假肢藏武器劫机的前车之鉴,是对所有乘客的保护,不应曲解为刁难。更有网友指出,其一边在内地商演盈利,一边全盘否定服务的做法 “不够厚道”。
争议背后,是残障群体出行困境与公共服务规范的深层矛盾。深圳机场虽迅速推出整改措施 —— 优先安排廊桥、增加保障人员、试点坡度连接装置,但 25 公分落差折射的,是全国无障碍服务 “最后一米” 的普遍短板。正如网友所言,武汉等机场已实现特殊安检通道与私密检查空间的配置,证明规范与人性化并非不可兼容。
郑智化的 “退意” 或许是情绪宣泄,但足以敲响警钟。当残障人士的基本出行仍需 “忍无可忍” 才能发声,当安全规范成为服务缺失的借口,公共服务的温度便会大打折扣。这场风波应成为推动改变的契机:既要让机场设备更贴合特殊需求,也要让工作人员兼具规范意识与同理心。毕竟,衡量一座城市的文明程度,从来都要看它如何对待最需要帮助的人。

最新文章

纪录片破防时刻:硬汉的柔情告白

娱乐

 

阅读17639

郑智化退意背后的无障碍之问​

娱乐

 

阅读19825

深圳机场:“连滚带爬” 引发的罗生门

娱乐

 

阅读12418

以规则掌握话语主动权

娱乐

 

阅读16377

刘亦菲拒绝换国籍?

明星

 

阅读16804

冀ICP备2001503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