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巴巴娱乐

以规则掌握话语主动权

2025-10-27
一、条件背后的策略:以规则掌握话语主动权
ASEN 修改文案提出 “先回应每个点再较量”,本质是一套精准的舆论攻防战术。从时间线看,这场矛盾始于他新专发布后的争议,杨和苏以 “掀桌子” 为由公开点名,而 ASEN 此前的 Diss 曲《人上人》已抛出诸多尖锐指控 —— 从活死人厂牌的资源分配不均,到法老的风格模仿争议,再到私人生活话题。如今要求逐条回应,实则是将举证责任转移给对方:回应则陷入细节纠缠,沉默则坐实 “哑巴” 标签。
这种设定暗合说唱圈 “Diss 需点对点回应” 的隐性规则,但 ASEN 进一步将其公开化、清单化,甚至动员粉丝催更回应,实质是借助公众视野压缩对方的应对空间。正如网友所言,这已从 “作品对决” 变成 “答卷竞赛”,讨论焦点悄然从音乐质量转向回应工整度。
二、争议核心:真实诉求与流量算计的模糊地带
ASEN 的条件引发批评,根源在于其动机的双重性。表面上,他强调 “回应完再发歌” 是对说唱真实性的捍卫,毕竟其 Diss 曲中的 “顺风车反被攻击”“队友扛枪自己沉默” 等指控,本就指向行业道义争议。若对方回避回应,确实容易被解读为理亏。
但深层看,此举不乏流量算计。2025 年其新专发布后正需热度,而争议发酵期间,“ASEN 杨和苏” 话题持续霸榜,连谢帝此前 “Top3” 的评价争议都被重新激活。更值得玩味的是,他同步官宣当爸消息,将私人生活与行业矛盾绑定,既用亲情形象对冲负面评价,又进一步放大事件关注度。这种 “真相与流量齐抓” 的操作,让不少人质疑其 “借争议造热度”。
三、行业镜鉴:Diss 文化的异化与精神流失
这场对峙更折射出中文说唱的集体困境。传统 Diss 文化本是 “以 rhyme 代枪”,用歌词技巧回应质疑,如小李 PISSY 在《给 ASEN 的信》中以采样和押韵展开反击,仍属音乐范畴的对抗。但 ASEN 的条件将战场转移至舆论场,用 “是否回应” 替代 “如何回应”,消解了 Diss 的音乐属性。
更尴尬的是行业评价体系的错位。当谢帝将 ASEN 排入 “Top3” 引发轩然大波,当流量数据比歌词深度更受关注,说唱圈的 “真实” 已逐渐让位于话题度。ASEN 的条件之所以能引发热议,本质是公众对 “说唱该讲道义还是讲流量” 的集体迷茫 —— 支持他的人视其为 “敢较真”,批评者则斥其 “玩舆论游戏”,两种声音恰好印证了文化内核的撕裂。
结语
ASEN 的回应条件,是中文说唱商业化进程中的必然产物:既想守住 “真实” 的精神底线,又难以抗拒流量的诱惑。若杨和苏选择用新专辑数据回应 “拿作品说话” 的挑战,或许能让矛盾回归音乐本质;若陷入回应拉锯,则只会让这场闹剧沦为又一场流量狂欢。毕竟,说唱的输赢从不在回应清单里,而在麦克风后的作品力量中。

最新文章

纪录片破防时刻:硬汉的柔情告白

娱乐

 

阅读16384

郑智化退意背后的无障碍之问​

娱乐

 

阅读19388

深圳机场:“连滚带爬” 引发的罗生门

娱乐

 

阅读11007

以规则掌握话语主动权

娱乐

 

阅读16908

刘亦菲拒绝换国籍?

明星

 

阅读16305

冀ICP备2001503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