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巴巴娱乐

《菜肉馄饨》相亲三人组做客澎湃新闻电影湃队​

2025-11-05
近日,以上海本土生活为底色、充满市井烟火气的影片《菜肉馄饨》热度持续攀升,片中极具辨识度的 “相亲三人组” 更是凭借鲜活的沪语对白与地道的上海生活细节圈粉无数。11 月,这三位演员 —— 饰演 “热心阿姨” 的王佩芸、“挑剔爷叔” 的张国庆以及 “毒舌表姐” 的李静,一同走进澎湃新闻电影湃队直播间,与记者、观众展开一场 “沪味十足” 的深度对话,从影片创作聊到上海人的生活哲学,全程 “含沪量” 拉满,笑声与干货齐飞。
“阿拉拍这部戏的时候,就像在自家弄堂里聊天一样!” 一开场,王佩芸便用一口软糯又利落的上海话打开话匣子,瞬间将现场带入影片的市井氛围中。她回忆,为了还原最真实的上海相亲场景,剧组特意选择在静安寺附近的老弄堂取景,甚至连道具里的馄饨,都是找弄堂里的老阿姨手工包的,“皮要薄,馅要鲜,汤里一定要撒点葱花,这才是上海馄饨的灵魂,就像戏里的角色,少了点‘烟火气’就不地道了。”
谈及角色塑造,张国庆直言 “挑剔爷叔” 的形象其实藏着许多上海长辈的 “反差萌”:“表面上对相亲对象挑三拣四,一会嫌‘小姑娘妆容太浓’,一会说‘小伙子工作不稳定’,但心里其实是真心为晚辈着想,这种‘刀子嘴豆腐心’,是很多上海爷叔的通病。” 他还现场模仿起戏里的经典台词,一句 “侬这个条件,在上海找对象要‘拎得清’”,配上夸张的表情和手势,引得现场阵阵大笑,也让观众感受到沪语台词的独特魅力。
李静则分享了影片中 “毒舌表姐” 与年轻人的观念碰撞:“戏里我总说‘相亲要门当户对’,但年轻人觉得‘感情最重要’,这种冲突其实反映了上海不同代际的生活观念差异。不过最后大家会发现,无论是老观念还是新想法,核心都是‘希望日子过得好’,这也是上海人‘务实又重情’的体现。” 她还透露,为了让台词更贴近生活,剧组经常在拍摄间隙和弄堂里的居民聊天,很多 “金句” 都是从真实对话里 “偷” 来的。
直播过程中,电影湃队记者还与三人组展开了一场 “上海生活小测试”:从 “买馄饨要‘搭’一客小笼” 的老规矩,到 “弄堂里打招呼要喊‘阿婆’‘爷叔’” 的礼仪,再到 “周末去城隍庙逛九曲桥” 的传统,三人组的回答既专业又充满生活气息,让屏幕前的观众直呼 “太真实了,仿佛看到了自家亲戚”。
当被问及影片为何能引发广泛共鸣时,三人组异口同声地表示:“因为我们拍的不是‘戏剧’,而是‘生活’。” 王佩芸说:“无论是相亲的焦虑,还是家人的牵挂,这些情感在每个城市都存在,但我们用上海的语言、上海的场景把它呈现出来,就有了独特的‘沪味’。” 张国庆则补充道:“上海的魅力,不在于高楼大厦,而在于弄堂里的烟火气、邻里间的人情味,这些才是最能打动人心的东西。”
直播接近尾声时,三人组还向观众发出邀请:“希望大家看完电影后,能多走进上海的老弄堂,尝尝地道的菜肉馄饨,和邻里聊聊天,感受一下上海最真实的生活气息。” 这场充满 “沪味” 的对话,不仅让观众更深入地了解了《菜肉馄饨》的创作故事,也让更多人感受到了上海本土文化的独特魅力,正如电影里那句经典台词所说:“一碗馄饨,暖的是胃;一段家常,暖的是心。”

最新文章

《菜肉馄饨》相亲三人组做客澎湃新闻电影湃队​

影视

 

阅读16651

11 月 15 日,由任达华、邓丽欣领衔主演的温情电影《红豆》正式定档

影视

 

阅读18494

国产佳作发力,情感与艺术共振

娱乐

 

阅读17941

全球横扫:超越文化的现象级表现

影视

 

阅读18576

上美影与迪士尼的跨文化共振​

影视

 

阅读16288

冀ICP备2001503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