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暑期档仍在持续低迷中,目前看来月末上映的《长安的荔枝》被寄予了厚望。据拓普数据,25年6月全国录得含服务费票房19.06亿元,同比减少14.59%。
放眼一望,国产片略显惨淡,全明星阵容+名导、头号种子《酱园弄:悬案》票房口碑均不及预期,《无名之辈:否极泰来》豆瓣5.8分、口碑崩盘,单日票房榜前几只剩一个陈思诚监制的悬疑片《恶意》,但距离《消失的她》《误杀》系列等陈氏爆款尚有不小距离。
大盘基本上由进口片撑起:《侏罗纪世界:重生》《F1:狂飙飞车》《新驯龙高手》《名侦探柯南:独眼的残像》,老IP和老男神都还是能打,各自均获得了不错的口碑和票房。经历前几年的低迷后,进口片迎来了一定程度的反弹和回暖。
其中,柯南系列第28部剧场版《名侦探柯南:独眼的残像》(以下简称“《独眼的残像》或M28”)表现惊人,目前破3亿已打破纪录,并以4亿的预测票房落点,成为“柯南剧场版史上票房最高的一部”。作为跨越26年的长青IP,这一系列近年来是如何在国内保持较高且稳定的票房产出的?
IP联名大杀四方,
“M28”创下历史最佳票房
相比其他日漫长寿大IP,暑期档常驻选手,为什么《名侦探柯南》的国内票房成绩往往更高一筹,且二十余年尚且没有露出疲态,而是再创新高?
首先,“永远长不大的小学生”有着稳定的IP粉丝基本盘,1999年,《名侦探柯南》TV版动画被正式引进国内,2010年《名侦探柯南:漆黑的追踪者》作为剧场版首次引进,自15年起基本保持着1-2部的稳定引进,持续维系热度。近三十年的陪伴奠定了情怀基础,其主要受众85后90后一代也有着较高的消费能力。
当前的柯南系列也远远超出了粉丝向电影“圈地自萌”的范畴,而是成为了更出圈的国民IP。
回顾一系列剧场版,口碑并不与票房成正比。《名侦探柯南:贝克街的亡灵》是粉丝公认的高分神作,秉持着正统的“悬疑推理”为主的风格,豆瓣评分高至8.8分,但“老片重映”引进后,票房仅有5655.9万。在M28之前,国内票房最高的是日本去年年度票冠《百万美元的五棱星》,高至2.86亿元,其豆瓣评分却仅有6.6分。
口碑和票房的分化,内容与商业性的博弈,是片方主动选择的结果。越来越多的作品卖CP、发糖、搞噱头,如“柯哀人工呼吸之吻”;人气角色服部平次、安室透、怪盗基德、赤井秀一戏份吃重;向好莱坞大片靠近,强化飞车爆炸动作戏,“足球踢卫星”等违背物理规律的名场面俨然穿越到复联,甚至被粉丝称为“科幻片”“柯学宇宙”。
跨领域跨行业的IP联名合作,也在一定程度上为IP热度添砖加瓦。每一年的柯南剧场版引进,都引发一场IP联名的大型狂欢,直接带动销量。今年,从Keep、雀巢到肯德基、泡泡玛特、雷鸟眼镜,其联名系列横跨食品、潮玩、数码等,据不完全统计多达几十个。
“新兰党”与“柯哀党”常年大战,CP是最大的营销争议点甚至雷点,2023年的优衣库UT合作推出“柯哀”和“新兰”两款CP主题,原作者青山刚昌宣传期穿了柯哀款T恤,遭到新兰党抵制,但讽刺的是最后柯哀款反而月销超过3万件。
24年的柠季手打柠檬茶联名打造了“谁才是你心目中的官配CP”海报,后道歉撤海报。2025年的布鲁可玩具在宣传视频里把毛利兰和灰原哀都叫“女主”,毛利兰跪姿,引发粉丝抵制退款,后布鲁可道歉下架视频,承认审核失误。
由此不难看出,模糊原作设定,虽然可能“黑红出圈”,吸引一波流量,却也要冒激怒粉丝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