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巴巴娱乐

谁在吸打工人的血?电影《最后的里程》揭露真相 !!!

2024-11-07

这也是影片设计极为巧妙的一环,在现代信息社会中,并不需要执行侦探职能的两位主角实地探访,而是可以通过网络收集到需要的资料。他们运营物流公司,本就有一套精妙的算法,谜底就藏在算法之下,只要输入对了计算的公式,就能找到他们想要的答案。

这听起来非常机械化,而机械化背后所藏的是一种科技的残酷。其实这正是《最后的里程》故事最后一层的底色,直指高速发达的信息社会对人性的侵蚀。

连环爆炸案选择投递炸弹的方式,是无差别投送的快递。

我们的生活,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离不开快递了,这是信息社会带来的一大便利。但是快递讲究的效率至上,其实建立在人的劳动力上。

艾琳娜作为从美国总部来的新领导,自然她是深深知道公司的算法,并且笃信这种算法。她认为算法是基于客户至上的第一原则而建立的,只要是能完成客户的需求,进一步增加快递量,就是一种人本主义。

而她忽略了,在算法中,虽然客户的需求得到满足,他们站在高层之上,压迫着脚下真正在工作的人。算法之下鲜活的人,他们投入这份工作之中,是为了自己的生活,因此不得不服从算法。

《最后的里程》里设计了一条支线,是一对快递员父子,父亲已经年迈,儿子因为原本工作的地方倒闭失业,作为中年人能够找到的工作,也只有快递。

这条支线的人物,其实非常值得细品。儿子所工作的家电公司,以高品质的产品闻名,它为什么会倒闭?是因为现代化的电商大潮冲击吗?而父亲已是老年,还需要继续工作,并且是从事一项体力需求很大的工作,也是社会老龄化的一种体现。

由这对快递员父子,折射到整个物流系统上的每一个“临时工”,我们也可以看到全球化的经济发展,必然带来资本的无情嗜血,而唯有呼唤人性可以抵抗被机器化的过程。

电影叫做“last mile”,所修辞的是在快递运送过程中,最后的一段路。

快递物流是现代社会的一个缩影,也是人变成机器,成为算法的一部分的重要表象。“最后一英里”如同电影运用了百年的“最后一分钟营救”手法,决定一切的正是这最后一段路的历程,无论算法多精准,机器分配物流多么高效,没有“最后一英里”的人力,前面的一切都是功亏一篑。

这“最后一英里”,也是守住人性的所在。

创作者如同手握一把手术刀,精准的剖析社会症结所在,从一个小的物流中心流水线切入,以连环爆炸这样的耸动案件支撑,反映出最具现代性视角的人文关怀。

豆瓣上这部电影已经率先开分,获得了8.0分的好成绩,是今年国内上映的高分推理悬疑片。不少先睹为快的观众都说这是他们近期看到最好的商业片,喜爱《非自然死亡》和《机动搜查队404》的粉丝们,激动不已,再次看到他们的cp合体。而社会推理派电影的影迷,也深深感受到影片所剖析的问题所在,为片中的人物感到悲恸。本片在日本上映时,已经取得了五连冠的票房佳绩。

“最后一英里”的动人,也获得了《名侦探柯南》的作者青山刚昌和《死亡搁浅》的制作人小岛秀夫的盛赞。青山刚昌言简意赅有趣而又感动,小岛秀夫认为这部作品的“原创性”和优秀的题材、剧本,让人对未来的日本影视充满“希望”,非常好的平衡了娱乐与社会问题讨论。

米津玄师已经是第三次与这个宇宙相遇了,《非自然死亡》《搜查机动队404》都有他的创作相伴,《最后的里程》自然也少不了。他很感恩与这些作品相遇,称它们都可以与无价之宝媲美。

有着重要客串戏份的星野源和绫野刚也对这部电影讲出了自己的看法,星野源觉得这是一部关于生活与工作方式的电影,而影片对于围绕着“最后一英里”而奋斗的普通人展现了深切的爱,十分令人感动,并能与自己的生活共情。绫野刚则觉得影片的剧作结构非常紧凑、精致,一步一步构建,并推动故事发展。

 

最新文章

黄子韬徐艺洋这一对也太好嗑了吧

明星

 

阅读15787

《一路繁花》节目刚开始,果然就火花四溅了

娱乐

 

阅读18563

1月18日传来噩耗,李小龙的二姐李秋凤因病离世

明星

 

阅读12530

蛇年春晚官宣主持人啦!这一次都是熟面孔

新闻

 

阅读17408

胡彦斌、郑爽这对前任男女朋友有新后续了!

娱乐

 

阅读16049

冀ICP备2001503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