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很多厂商会先在发布会上高调吹嘘自己的新功能和新特性到底有多么强大多么实用,但当用户拿到手中时,等来的却是一句「该功能将在后续陆续推送」。
也就是说,用户花大几千甚至上万块钱买回来的手机,不过是厂商还没研发好的「半成品」。
可能有些读者会认为「这不是挺好的吗,起码每个月都会给你推送一两个新功能,这才是旗舰机型该有的待遇。」在早期 OTA 次数确实是衡量厂商是否重视这款产品的因素之一。

(图片来源:雷科技摄制)
但别忘了,这些特性原本就该出厂自带,先发布产品然后再通过固件升级优化相机算法或者其他系统表现,来「兑现」发布会上吹过的牛,这种做法并不利于市场的健康发展。那么,为什么厂商明知道会被用户吐槽,还要这么有恃无恐地推出各种半成品手机呢?
究其原因,还是竞争太过激烈。
之前雷科技曾针对手机厂商频频推出「S」后缀手机的现象写过一篇文章,里面就提到手机的发布间隔时间越来越短,以往旗舰机基本都保持一年一更,后来缩短到八九个月一更,如今基本都成了半年一更。
除了厂商的加速,供应链层面的SoC厂商也脱不开关系,无论是骁龙还是联发科近些年的旗舰芯片发布节奏都越来越紧凑,发布会时间也从以前的年底一路提前到9月前后。竞争对手都在提速,供应链也在提速,自然逼着手机厂商加快自己的节奏,尽快推出新品。

页码: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