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 8 月 2 日,赵露思一条仅 @银河酷娱传媒的空白微博,引爆了这场持续升级的经纪纠纷。72 小时内,长文控诉、心理诊断书曝光、直播爆料接连上演,娱乐圈潜规则随其频繁发声逐渐显露。
合约困局:十年之约与权力失衡
赵露思 2016 年与银河酷娱签约,首份合约为期十年,2023 年续约将期限延至 2030 年。从早期类劳动合同到续约后的经济约,性质转变未带来实质平等。2020-2021 年代言合同由公司直接签订,她非签约主体,更像履约工具。
205 万元赔偿金事件凸显制度荒诞:公司口头承诺承担,却擅自从工作室划款并要求财务签分账单,涉嫌越权。工作室看似独立,实则人员社保、工资挂靠公司,让她在运营权争夺中处结构性劣势。
健康危机:诊断书与 “驱魔” 争议
8 月 2 日,赵露思晒出重度抑郁 75 分、重度焦虑 73 分的报告,将纠纷升维至人道层面。8 月 4 日直播中,她称《恋人》剧组生病时,公司未予正规治疗,反而将其锁在酒店请大师 “驱魔”,与公司 “以艺人意愿为先” 的声明反差强烈。
因健康取消代言后,公司要求她按比例担责,违背《民法典》中健康影响履约可减免责任的精神,暴露行业对健康风险的冷酷算计。2025 年 1 月她就披露抑郁症,体重仅 36.9 公斤,公司却以 “封杀” 威胁,置其心理健康于不顾。
舆论交锋:从沉默符号到公开对峙
赵露思以空白微博、转发声明质问、”没疯,谢谢” 直播等方式,借公众视野维权。银河酷娱 8 月 3 日声明否认违法违约,却回避赔偿金、工作室控制权等核心问题,要求其 “勿发语焉不详内容”,被指试图剥夺舆论监督权。
粉丝声援放大了她的诉求,虽遭 “偶像绑架舆论” 质疑,但更多是对行业积弊的反弹。她提醒从业者遇危急情况及时报警,直指行业系统性压迫。
行业反思:个体抗争与生态叩问
纠纷触及娱乐业敏感点:未成年人签约(17 岁入行)、心理健康与工作强度矛盾、合约法律灰色地带。直播中披露的甜品店纠纷,因未签合同丧失商标权,与经纪纠纷共同揭示信任体系崩塌。
试戏失败后遭职场 PUA、被 “封杀” 威胁、健康问题被商业化等潜规则,借此次抗争集中暴露。虽法律程序未启动,但这场纠纷或成行业规范化转折点。正如赵露思所言 “我现在就是一个正常的中国公民,现在就是别惹我”,她的觉醒叩问着资本与人性天平下,”明星” 作为普通人的安放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