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巴巴娱乐

陈佩斯将打磨十年的话剧《戏台》拍成荒诞喜剧电影

2025-07-28
时隔 32 年,“喜剧之王” 陈佩斯重磅回归大银幕,这一次,他选择将自己打磨十年的高口碑话剧《戏台》搬上荧幕,拍成荒诞喜剧电影。影片用极具标志性的喜剧风格,为观众们娓娓道来民国乱世中,一个戏班的荒诞遭遇。
包子铺伙计被误认成名角,军阀大帅强行插手改戏,台前台后的秩序瞬间乱作一团,一场令人啼笑皆非的大戏也就此拉开帷幕。话剧版《戏台》在豆瓣平台评分高达 9.0 分,多年来巡演不断,始终保持着一票难求的火热态势。电影版在延续话剧主题和内核的基础上,借助电影独有的银幕语言,进一步拓展了表达的边界,将一场妙趣横生的身份错位大戏,以及乱世中小人物的众生百态演绎得淋漓尽致。
目前,电影《戏台》已开启多轮点映,口碑持续发酵,单日票房多次实现逆跌,总票房成功突破 5000 万。不少观众在评论区分享自己的观影感受:“喜剧的外壳包裹着悲剧的内核,前半段笑得人直不起腰,后半段却忍不住红了眼眶”“戏台就像一面镜子,既照见了那个动荡的时代,也照见了现实中的自己” 。以喜剧笔法书写乱世浮沉,用角色的挣扎照见人性的微光,陈佩斯究竟是如何凭借沉淀多年的幽默与智慧,为观众奉上这样一道别具一格的 “喜剧细糠”?《戏台》又是怎样在方寸之间,展现出世间众生相的呢?
从《吃面条》中无实物表演的极致诙谐,到《主角与配角》里那句家喻户晓的 “队长,别开枪,是我”,陈佩斯堪称小品界的 “开山鼻祖”,也是几代中国观众共同的记忆。他的喜剧从来都不是简单地堆叠笑料,而是凭借对节奏的精准把控,夸张却又不失真实的表演,以及对社会现象的敏锐洞察,让观众在欢笑之余,咂摸出生活中的荒诞与智慧。这部《戏台》,亦是如此。
包子店伙计阴差阳错被当成京剧名角,手握生杀大权的大帅秒变 “迷弟” 强行改戏,真正的京剧大咖金啸天却在这场乌龙事件中 “神秘消失”…… 各方势力因为一连串的误会,被卷入这场混乱的漩涡之中,引发了一系列令人啼笑皆非的荒诞戏码。陈佩斯熟练运用对比、反差、错位等经典喜剧手法,将 “戏中戏” 的张力发挥到了极致。笑点通过 “情节递进 + 误会叠加” 的方式,自然而然地产生,层层深入。观众的情绪被情节和人物紧紧牵动,“笑” 也就成了自然而然的反应。再加上原版话剧历经十年时间沉淀,超三百场演出的千锤百炼,节奏和包袱都经过了无数观众的检验。电影版在此基础上,借助视听语言的强大助力,突破了舞台空间的限制,让整个故事变得更加立体、鲜活。
无名小卒被硬捧成顶流,不懂艺术的人肆意乱改经典,表面光鲜亮丽的偶像私下行为不端…… 这些看似荒诞不经的喜剧桥段背后,实则是对现实中某些圈子乱象的辛辣讽刺。陈佩斯与黄渤、姜武、尹正、杨皓宇、余少群、陈大愚等一众实力派演员组成的豪华阵容,更为这个故事增添了不少光彩。
陈佩斯在片中 “本色” 出演五庆班班主侯喜亭,为戏四处奔波、在乱世中苦苦支撑的班主气质,仿佛是从他骨子里透出来的。如今已过古稀之年的他,在戏里真实演绎侯班主以头撞柱、自扇耳光、跪地磕头的场景,戏里戏外始终秉持 “只玩真的” 艺术态度,这恰恰是对这个人物最好的诠释。《戏台》里的一众演员,可以说是 “贴脸选角”,每个人的气质和过往给观众留下的印象,都与所饰演的角色高度契合。他们通过彼此间丝丝入扣的默契配合,将戏台上下的众生百态演绎得入木三分。
把传统戏曲题材拍成喜剧,绝非一件容易的事。但陈佩斯做到了,他凭借环环相扣的精彩剧本,生动立体的群像刻画,勾勒出一幅充满讽刺与黑色幽默的浮世绘,让观众在欢笑过后,仍觉意犹未尽,这无疑是当下稀缺的优质喜剧。
《戏台》的出彩之处,不仅在于讲述了一段梨园行的传奇轶事,更在于它以戏班为棱镜,折射出时代浪潮之下的众生百态。这里面有手握大权、肆意妄为的军阀大帅,也有怀揣理想、坚守底线的京剧名角,但更多的是像侯班主、吴经理和五庆班其他成员这样,在时代夹缝中艰难求生的普通人。他们为了活下去,不得不低头弯腰,却依旧逃不过底线的考验和良心的挣扎。戏台上下众人的不同境遇,反映出的正是现实世界中的世态炎凉。《戏台》所演绎的,不仅仅是梨园人的悲欢离合,更是不同时代里,普通人的命运沉浮。
风骨依旧,笑泪皆真。借由戏中人物的命运,陈佩斯完成了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

最新文章

霍启刚高调 “炫妻” 贺郭晶晶入选国际游泳名人堂

娱乐

 

阅读11210

沉浸2年的李维嘉回来了,期待新节目!

明星

 

阅读15558

张艺兴暖心送票,圆聋人粉丝演唱会之梦

明星

 

阅读11424

最大黑马《末路狂花钱》表现惊人

影视

 

阅读10416

于谦主演的黑色悬疑喜剧《没有一顿火锅解决不了的事》则是近年流行的犯罪 “剧本杀” 类型

影视

 

阅读13376

冀ICP备2001503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