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见义勇为的好青年。
可怜的是,他沦为了牺牲品,成流言蜚语下的受害者。可恨的是,他在不如意的生活下,产生了犯罪的念头并且实施。
所以,当他放弃申诉,当段鸿山被判无罪,当他知道梅筝为他所做的事情,当他完成玻璃展,展示鲁伯特之泪时,自首已经是他唯一的选项。
这祭天的结局多么讽刺啊!观众根本不想看好人因为社会所逼被黑化。
观众都说白敬亭把李沐风演得太好了,有认真的体会和表达一个反派的心理,给了他合理的逻辑,使得李沐风更像一个活生生的人,因此让大家同情李沐风才让这个剧有争议,激发更多人的讨论,也更让人心痛唏嘘。
以至于我们多么希望天才少年在平行世界能够被世界善待吧。
吃人血馒头的段鸿山
这部剧最后段鸿山的说教简直就是败笔,不知道想表达什么?
段鸿山说当初判李防卫过当是因为怕别人效仿,事实上呢?
那个媒体还不发达的年代,公众多数还不懂“防卫过当”的法律含义吧。而李沐风出狱后,所有人都只记得他是“杀人犯”而并非防卫过当。
那个被牺牲的少年,从未成为普法旗帜,只沦为了流言蜚语的祭品。
那么段鸿山这种判罚除了毁人前途又有何意义?
十四年后,轮到段鸿山自己的案例,他却一口咬定自己是正当防卫,这会他怎么不说也给自己重判,以防熟悉法律条款的人设计完美的正当防卫了呢?